论坛回顾(10):未来学说嘉宾分享:谈未来思维融入设计方法与教育模式

2020设计未来线上国际会议于2020年11月7日星期六北京时间下午2时45分正式拉开了帷幕。来自国内外著名机构学者专家共聚云端,围绕设计未来探讨前沿学术思路,分享跨界创新实践。

本次会议围绕“设计未来”(Design Futures)的主题,探讨“未来研究”和“思辨设计”对创新思维的启发、“短期未来”与“长期未来”对创新趋势的影响、“未来思维”和“设计思维”对创新实践的推动。会议将为海内外设计与创新领域的教育者、研究者、实践者、学生以及其他跨界创新人士提供一个探索学科前沿领域、讨论未来变革方向,构建国际学术社区的合作平台。

本期为未来学说主题嘉宾分享:未来思维融入设计方法与教育模式。

图片

主持人

师丹青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

副主任,博士,副教授

新媒体艺术家


苏珊·叶拉维奇 Susan Yelavich

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设计研究教授


在未来,新的技术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冲击和不确定性,所有过去的语言都有可能是不准确的。我们的设计应该以希望和憧憬为驱动,在过去的基础上进行重新配置,将不同文化间的冲撞考虑进未来设计中。


图片

设计师的设计要把未来作为前提考虑,无论是建筑业、时装产业、社会设计或服务设计等,都对污染、浪费等社会现状负有一定责任。


设计师需要重新评估人们的生活,因为他们是在重写我们的“遗嘱”,苏珊·叶拉维奇用“遗嘱”这个词并不是带着悲观主义的,我们生活的时候要去思考身后将留下什么。


为未来设计是我们整个社会共同的遗嘱。传统的设计者不断的塑造在集体遗嘱中要纳入的想法,不管是花草还是难民营,设计者要补充在遗嘱中缺少的东西——路径。路径是一种通向未来的途径。


最近引起苏珊·叶拉维奇注意的一个概念叫做速度分层,速度是指我们运动的节奏,如果想要让未来变得更好,必须要了解时间的分层,尤其作为设计师,我们要考虑到设计意图会有系统性的因素,它们最后会产生惯性。我们的文化因素、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它们都是分层因素。苏珊·叶拉维奇给大家分享了文化因素,因为它是非常难改变、非常顽固的。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发现,他们可能没有办法改变文化,要改变一个文化可能需要几十年、上百年,但是他们看到了其他的机会,可以与社会学家、人文学家各种各样的利益相关方一起,这样是可以改变文化传承的。


比如在南美的哥伦比亚,那里自60年代开始起就有武装冲突,而且在哥伦比亚是重男轻女的,在战争中女性往往遭到最严重的暴力对待。玛丽亚是英国莱斯特大学的教授,她是记者同时也是社会学家,在一个数字纺织工艺品的项目中担任调查员。在战后,她请受到军队严重暴力侵犯的妇女共同制造一些数字纺织品,这些可以女性相互讲述自己的故事,同时编织这些纺织品。布料里面有一些数字记录装置。编织结束后,她们可以让别人倾听自己的故事,然后在社区之间可以对这些纺织品进行交易。这个项目就是通过技术设计,把活动变成女性倾诉的一种工具,也包括在当地的纺织品的文化元素、故事的元素以及现代的技术元素,这些元素可以把女性的故事讲述给她们的女儿,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苏珊·叶拉维奇举了另外一个城市的例子,那里曾经是老工业区,现在有非常严重的社会经济挑战,尼克与当地的木偶戏人合作,这些木偶都有不同的角色,可以让当地的人去共同参与这个项目。他使用了公共服务,吸引当地人的参与,让设计者把一部分讲述的权利分享给别人。


哥伦比亚妇女的故事她们是讲的非常具体的非常个人的故事,而后者更具有开放性,是鼓励当地的居民用更加写意的方法看待自己。


另外一个项目是给人们做名片,上面写的是他们希望自己做什么样的工作,有个人说“我想当一个只送好消息的邮递员”。大家都希望有更好的、更具有安全感的未来。设计是在不同的时空中发生的,我们要考虑到我们生活的环境,在我们身后还会存在在地球上。它可能在大海里飘或者是在空气中,这些物质不会在空中消融,而是会变成各种不同的固体。但是由于人们不能清晰的看到这些破坏的效果,所以他们不担心这些。


苏珊·叶拉维奇认为,我们需要分享我们的体验,更好的理解时间。时间并不是单向的箭头,它是一种DNA,有隐性基因,有很多的变量是我们没有办法预见到的,所以未来是不可确定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任何的事情有了微小的改变,都会在结局产生巨大的不同。我们对未来是有责任的,我们要用有形的和无形的设计方法,共同建立起集体的遗嘱,让人们与设计者一起,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



费俊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某集体交互媒体创意总监


今天在讨论跨学科语境需要使用一种新的跨学科的方法来去理解,从历史的角度、从面向未来的角度来理解这个学科建立的价值,同时,我们也需要用一种跨学科的方法来重新建构新的学科。在费俊看来艺术与科技不仅仅是在艺术学语境中新的学科,它其实需要我们把艺术以及科技这样两个交叉的学科定制在同等的地位上重新建构。


费俊借用来自MIT的麦瑞·奥克兰创作的,新的关于创意力循环的图表,阐明了跨学科的学科的诞生的原因。在信息时代和即将到来的智能时代正在发生变革的同时,我们必须用新的语境来看待我们今天所处的革命。认知的革命也包含了对生命体的认识,包括对环境的认识,和对人类意识以及潜意识的认识。这种新认知推动了诸多领域,比如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化形成的的产业,最重要的是它帮助生成了若干个新的学科领域,比如合成神经生物学、生物机电一体化、数字制造以及情感计算等新领域,这些领域和我们看到的生物以及数字,包括左边我们的形而上和形而下这样的象限都构成了密切的交叉关系。艺术、科学、工程和设计之间形成了内在的循环关系,如果说艺术是研究人以及和人相关的环境的一种学问,那么它从生活中、从社会中来通过观察而形成我们对于人以及生物和环境的认知,这样一种认知推动着科学对于真理世界的探寻,那么科学所探寻出来的原理,以及我们对这个世界真理的发现,又会推动我们再工程或者科技领域、技术领域的一些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又通过设计把它进行具像化而变成一种可以在生活中应用的产品或者服务,由设计所生成出来的产品和服务又在构建新的生活方式,比如手机就是典型的例子。


图片


在这个生活方式的诞生又回到艺术家的观察、分析以及批判中,形成了周而复始的新的创造力模型或者叫创造力循环。正是在这样新的创造力循环基础之上,今天我们在四个领域开始展开了艺术科技的研究、教学、实践。第一个领域是生物科技与艺术,第二个是机器人科技与艺术,第三个是智能科技与艺术,第四个数据科技与艺术。

接下来,我想谈一谈艺术与科技学科对于艺术家、对于设计师在未来实践方面究竟会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


第一个影响,是在创作价值的层面上。艺术家在未来的实践当中不仅仅是作为美学价值的创造者,而是我们通过艺术与科技的实践会推动科技伦理的价值的产生。伦理价值将是艺术家为这个时代带来的新的核心价值。


第二个变化是创作场域的变化。一个艺术工作者和一个设计工作者,在传统上通常的工作场景都是基于物理现实的、基于物的、基于空间的、基于材料的,在今天随着混合现实技术不断的深入现实,我们即将迎来一种由数字技术构成的虚拟现实以及物理现实混合而成形成的一种混合现实,这样新的产物同时也会带来艺术语言的变化。


第三个是创作方式的变化,以艺术+工作室为核心的一种艺术实践和设计实践,会不断的演化到一种跨学科的模式为核心的新型的实践,称之为实验室。而实验室并不局限在指向一个具体的具有实验条件的空间,同时也指向了一种跨学科的工作方式。今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艺术品的形态会从图像和实物转换为系统和方法,也就是以非物质的形态为核心的新型的艺术品,比如大量的数字艺术。它的创造性的系统,包括算法,将不再作为一种工具的价值,不再作为图像产生的价值,而算法和系统可能成为艺术本体的内核。

央美的艺术与科技教育已经实施了将近五年的时间,2019年艺术与科技专业正式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第22个本科专业,这个专业强调的是以跨学科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技术能力和思辨能力。费俊希望在教育中能够赋予给学生的是一种复合的能力,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图片


首先是艺术与机器人科技方向,这是我们一位同学在本科阶段的创作,他创作了《虫舱》的装置作品,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这里有很多活的昆虫,比如苍蝇、蜗牛,他们在这些系统中被各种感应器和图象识别的软件进行识别,通过对于这些昆虫的活跃度让它驱动我们今天看到的手工制作的各种乐器,换句话说,这更像是由昆虫驱动的昆虫剧场或者昆虫音乐会。这个项目的完成证明了今天我们利用复合能力或者跨学科的培养方式培养出的学生的新的能力,它能够从作品概念的生发到整个装置从软件到硬件的设计,甚至于装配。


图片


第二个部分我想谈一谈艺术与智能科技的实践。《睿·寻》是我去年威尼斯双年展创作的作品,扫描威尼斯的25座桥会出现和这个桥类似的中国的桥梁,同时可以通过VR方式体验来自中国这个桥由于多数媒体的方式所生成的情境。使用了机器学习、虚拟现实的方法,试图在两个文明之间,通过相似性的比较来搭建关联,说明我们今天过度强调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差异性,而太少的关注文明与文明之间所共享的人类的智慧。


图片


《有趣的世界》装置二,是一件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来探讨机器智能的作品,在现场会发现人们的形象会被这样的系统打上标签,它的工作原理是,这个人工智能的程序会基于一个观众或者多个观众的表情、穿着,包括衣服的色彩,来形成一个综合的氛围,基于这个氛围会为你开启一个独一无二的叙事,把你带到世界上的某一个角落,和这个角落的人、物、产品进行关联。为什么说它是人工智能创建的机器智能呢?因为在这个作品中我们感兴趣的不是用人工智能像人一样的写诗、作画,费俊感兴趣的恰恰是利用机器本身的计算能力、延展能力,打破由人来进行操作的一种主体性的创作模式,把这种无穷无尽的链接方式作为人的创造力延伸,为我们创造了貌似随机,但是却充满关联的一种新的叙事方式。通过几个场景构建出了非常诗意的又非常特别的影像关联,就像是一段由机器由代码生成的电影一样,这样的关联很难是靠一个个体进行完成的,而恰恰由这样的机器算法、机器的智能,不断构建了各种奇妙的语义关联,这是机器智能所为人带来的新的创造和创造力的方式。


图片


在艺术与生物科技方面费俊介绍了梁文华创作的《基因汤》的装置,为你生成一个美味的汤。它唯一需要的原料就是你的口水,借助一些配方,通过基因混合的方式就能产生美味的汤,这像是玩笑似的设计,事实上基因产业将来会成为巨大的颠覆现有产业的新平台。


图片


在艺术与设计科技的结合方面,费俊介绍了一位本科生的设计作品叫做《身体书写》,他的作品是试图采集人的身体所呈现的生理数据,比如胳膊、腰扭转的程度,通过这样一些带有紧张力的数据,再和一个丰富的描绘身体的文学作品的一些短句进行构成,就形成了一套算法,这套算法使得你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件衣服和你的身体结合,为你写出一首诗歌。你的身体比你的大脑可能更具有创造力,这件作品某种意义上呈现了在今天这样的信息社会中,我们其实很少去关注身体的创造力和身体的智能。这样的一位同学在今天跨学科教育模式里,既能通过软件和硬件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诗意的艺术观念,同时又能够通过服装这样一种传统工艺的载体来把软件和硬件结合在一起,这也是跨学科的教学所产生出来的一种变化。


图片


费俊接下来分享了和两位科学家合作创作的作品《情绪几何》,许晨阳是一位中国知名的代数几何的数学家,刘正奎博士是来自中科院心理所的心理科学家,我们在一起通过这样一件作品,试图尝试通过艺术的方式,通过几何学的方式,以及情感算法的模式来表达每一个人因人而异的情绪。观众在现场通过暗箱中触摸的行为,被设备采集到心律数据,再经过一套情感的算法,会生成每一个因人而异的情绪的几何图形,最后靠这样的打印的机器人,用粉笔的方式把每个人的情绪书写到黑板上。它既书写了每个观众在现场实时的情绪,同时这样完整的画面似乎也表达出观众在整个展览中所生成的情绪。


图片


费俊最后分享的作品叫《归鸟集》,是2019年为大兴国际机场创作的利用数据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人们经过通道时会发现这里会有很多鸟飞进原本很空旷的花园,欢迎每一位归来的游客。当你试图靠近这些鸟,它不像现实生活中会惊慌而逃,反而会更多的鸟聚集在你身边,非常友好的和你嬉闹。每当有航班降落在大兴机场,就会有一只鸟带着航班号飞进这个花园,让你看到实时的航班信息,而且这张画还会随着北京户外的天气,包括季节,不断的演化,使得它是我们可以重新感受到人与自然亲密关系的数据界面。数据在这里带给了艺术作品生命力,同时成为了我们人和自然互动的重要界面。所以,我们在这里能够看到春天的场景,夏天的场景,不同的季节这里还会生长出不同的植物和花卉。


在这样一个跨学科领域当中来讨论艺术与科技,我们应该不仅仅看待科技会为艺术带来什么,我们更重要的应该去研究艺术为科技带来什么,这个才是今天讨论和建设这个学科更重要的核心价值。


特里·欧文Terry Irwin


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学院教授


在转型设计中的设计未来,是一种新的跨学科的方法,它是为了解决棘手的问题,并且去促进社会的发展。更加长远的未来必须是我们创作的、解决棘手问题的背景。转型设计认为,棘手的问题包括了社会问题、社区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它是具有挑战性的,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不断改变,有很多利益相关方,一个棘手问题跟另一个棘手问题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包括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多样化、教育问题等。很多的问题变成了问题的组合,使我们更难去处理他们。


转型设计认为,像这种棘手问题必须要放在更加广泛的时空范围才能解决。而大部分的传统问题做法正好相反,他们是去找一个可以去解决的办法,但是如果一开始就把这个问题寻根究底就可以彻底解决。大部分棘手的问题它们之间是有相互关系的,没有任何的一个人或者一个学科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它需要一个多样化的长期的努力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图片


而且这还需要非常重要的一点,更好的理解这些体系本身的行为,以及他们是如何依照实践演变。首先我们要定义这个系统意味着什么,特里·欧文以鱼不知道什么是水的笑话为例,鱼对于水是没有任何了解的,因为它们已经完全习惯于在水的环境当中。


所以,体系是无处不在的,而体系的互动也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并不了解这些体系,但是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认知这些体系,了解它们的行为。我们生活在各种体系当中,包括有交通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经济体系、沟通体系,这些体系有各种文化和学科的标准,法律法规,它是一个更大的空间、时间的背景,产生了所有这些棘手的问题。所有体系都是不断的进行演变的,但社会基础体系仍是稳定的,然而变革是可以由小的事件、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信仰、生活标准,实践中的变化导致的。人类社会总是在非预见性的转型当中,我们在事后才了解它的发生,我们把它叫做历史。



我们有意识的变革社会组织,使它变得更加可持续、平等和合意。转型设计认为长期的未来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它并不一定是我们所需要的未来,但是我们可以有意识的改变它的轨迹。我们也看到一些很小的当下的变化,可以对未来产生很大的影响,转型设计就是要去有意改变转型的路径。大多数的传统方法都是聚焦在理解这个问题的现状,然后紧急的去解决它,而转型设计认为在我们解决这个棘手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要了解它是如何产生的,所以我们要追溯过去,了解为什么,以及如何产生了这样的路径。转型设计认为我们需要有一个有长期的未来发展,有很强的动力的愿景,这就要进行从未来的回溯找到转型的路径,才能实现一个合意的未来。


图片


我们在从过去到现在的过程中要树立几个里程碑,我们并不是去预测未来,而是我们希望更好的了解转型本身才能更好地探索可能性,而长期的愿景和这期间的各个里程碑可以驱动当下的行为,而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将这些有关于未来的想法纳入到当下的解决方案当中。


第二个就是要引入应用的方式去解决棘手的问题,催化社会转型,要让相关的参与者去设定愿景的各个方面,从而朝着长期的合意未来发展。每天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一个框架,我们考虑其中有机的体系、不同的层级构成每天的生活,包括家庭、街区、城市、国家和地球。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家庭成为了每天生活的中心,在社会当中发挥越来越多的功能,成为了人们工作、学习、玩耍、饮食、社交定期的场所,因此现在建筑师们设计生活的空间就要能支持各种场景。家庭和社区现在也以一种新的方式进行连接,他们要保留和共享更多的资源,而且要加强共生环境的社会联系,要有更大的韧性。在城市的层面上,更多的工作会以在家办公的形式展开,还有各个地方也会建立联盟加强国家的基础设施发展,以及绿色城市倡议,如建立绿化带、野生动物保护区,同时去解决各种环境的问题。在区域层面上,他们也会建立各种相关的支持性的活动来应对二十一世纪相关问题,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以未来为导向的故事,将所有的愿景集合在一起,作为我们行动的方针,同时也是一个指引转型的路线图。


我们建议参与者在这个路径的两端进行思考,要问一下现在第一个步骤应当是什么,还有是什么渐进的变化推动我们朝着合意的未来发展,这种变化新的做法和政策都是怎样的。


展望未来是一个持续的循环,对此,我们要有系统性的应对方法。我们不断的去改变展望,保持它的生命力、相关性,这样可以去应对需要解决的问题。


斯蒂芬妮·塔尔普 Stephanie Tharp


密歇根大学STAMPS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布鲁斯·塔尔普 Bruce Tharp


密歇根大学STAMPS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斯蒂芬妮·塔尔普和布鲁斯·塔尔普从九个方面介绍设计扩展语言和工具,包括批判性的设计等,这些独特的论点,是我们思考的工具,激发人们的反思,让我们把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


布鲁斯·塔尔普认为设计是一种方法,去解决气候变化、儿童肥胖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了设计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围绕这些话题进行反思。这是一个对于未来的愿景,它着重于怎么去做,像一个产品的路线图。


斯蒂芬妮·塔尔普和布鲁斯·塔尔普通过研究创造出了一系列的工具和语言,让人们创造出一些作品来表现人们的反思。他们认为这些理论工具可以支持设计者,以无人机为载体,同时处理其他的问题,包括公民参与,还有环境问题、气候变化问题等等。


图片


话语设计的九个方面给我们制造了一个设计的框架。


第一个是意图,就是一个设计者要去做什么,你的初心是什么,它决定了你之后所有关于设计的决定,让你了解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当你知道你要做什么的时候,你会更加的高效。


第二个目标是激起人们思考,比如无人机的例子,无人机的存活指南,像一个关于无人机的海报,在这里可以看到无人机的功能,国籍,无人机的黑客问题,反射材料,并可以跟无人机进行干涉。另外,要了解工作的对象。商业设计者要了解他们的用户,还需要非常了解这个话题才能具有公信力。


接下来一个方面就是信息,尤其是在产品设计上,因为话语设计根本上来讲是要进行沟通的,必须要有效,要能够进行互动。所以我们强调的是信息的内容,让设计者参与到不同话语当中的核心,这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度。斯蒂芬妮·塔尔普和布鲁斯·塔尔普引入了一些不同的信息模式,比如分析、分类、定义、比较过程等等,观察信息内容是如何嵌入到具体的信息形式中,从而改善话语,进行更有效的沟通,所以信息的模式是可以是生成性的或者是一个工具。 这个项目的一部分就是创造具有检测的装置的无人机,通过了解女性单独在户外进行徒步的时候会有哪些外部的袭击、外部的影响,设计的无人机就有很多女性因素,它和一般的无人机在外形和功能上是有差别的。


图片


接下来一个方面是场景的重要性。设计师通常为了传递信息而设计场景,我们可以通过物体的设计与目标群体进行对话,用故事、视频、音频来表现显性的场景,隐性的场景是可以通过内在的联系来激发思考,从物理世界通过这些场景的设置引发进一步的深思。


接下来就是物品,通过物品作为故事讲述的主体,起到描述性或者阐述性的作用,包括清晰度、现实性、合意性等维度等等。比如无人机的游戏的项目,无人机观察专门为残疾人车辆设计的停车状况,获得一些分数的同时也可以更好的设置停车的场地。在这些环境当中实际虚构的场景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是可以和现实连接起来的。


图片


下一个方面是目标群体,也就是跟设计者对话的对象。在话语设计当中一定要有一个听众,这里呈现了三种主要的设计者和听众的关系:一是你只有一个听众,比如你设计的一个物体在展厅当中展览,只有一个听众没有使用者;也有可能这个听众意识到这个物体会有实际的使用,或者听众看到了它的现场使用;三是听众同时也是使用者,以斯蒂芬妮·塔尔普刚才讲的无人机APP为例,当你每次看到有美军的无人机飞行的时候这个APP就会收到提醒通知,然后你可以看到这些无人机在地图上的位置。开始这个APP被苹果禁用了,但随着我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订阅者,在2017年这个APP又被通过了。APP可以让公众能够提高对于无人机的认识,这些数据直接的投入到了听众的手中,让他们可以与设计者进行直接的对话。


然后是语境,语境和场景不同,这是真实的环境,所以我们的设计者应该考虑比如像实验室、诊所、市场、数字、网络、论坛等等这些语境,这些都对话语设计产生影响。设计者应当考虑的进行传播的四个维度,像注意力、情绪等等。


接下来是交互,我们有各种各样的交互的可能性,鼓励设计者去深入的探索。他们介绍了比较简单的模式,就是有物体、使用者、设计者三个的交互,如何去提高信息的传递,进行更有利的沟通和个性化的设计。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影响,就是在多大程度上项目可以产生预期的影响,因为忽略了过程的复杂性,话语设计通常可能遇到声称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被高估了的问题。有时候这个物体可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下图列出了物体对不同场域不同的方法产生的影响,每个层级都是很有挑战性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小的目标开始着手处理。


图片

我们要对我们的影响进行测量,知道对它产生的总体影响是什么样的,以及如何产生影响等等,我们的目标是能够建立一些工具,让我们有更加强大的话语性设计,这些都跟我们的未来理论是相关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能够把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我们的理论是为了支持实践。


所以,设计未来是表达一定形式的反思,我们未来的工作是要反映一定的社会价值观,要去想一下未来的人是什么样的价值观,他们用什么样的技术,引发人们思考,支持设计未来的一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