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回顾 (9) 未来探索嘉宾分享:谈新常态下塑造未来社会文化趋势2020设计未来线上国际会议于2020年11月7日星期六北京时间下午2时45分正式拉开了帷幕。来自国内外著名机构学者专家共聚云端,围绕设计未来探讨前沿学术思路,分享跨界创新实践。 本次会议围绕“设计未来”(Design Futures)”的主题,探讨“未来研究”和“思辨设计”对创新思维的启发、“短期未来”与“长期未来”对创新趋势的影响、“未来思维”和“设计思维”对创新实践的推动。会议将为海内外设计与创新领域的教育者、研究者、实践者、学生以及其他跨界创新人士提供一个探索学科前沿领域、讨论未来变革方向,构建国际学术社区的合作平台。 本期为未来探索主题嘉宾分享:谈新常态下塑造未来社会文化趋势。 主持人 程书馨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创新设计方向教研室主任 吴岩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 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 演讲题目 科幻未来主义的彼岸之花 把现实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第一现实:物理/粒子现实”(physical/particle reality)、“第二现实:数码/虚拟现实”(digital/virtual reality)、“第三现实:终极现实”(expanded reality+IOT+5G/6G…)。 作为一名科幻作家,吴岩在过去40多年时间里一直从事科幻创作,从1991年开始从事科幻教学。科幻未来主义是中国科幻的第二种重要的创作理念。如果现实主义更关注现存的事物,未来主义更关注可能的事物。科幻未来主义在今天有强烈存在意义。从小说到影像到装置,科幻未来主义的实践在中国也丰富多彩。科幻未来主义伸展想象力的极限,希望超越现存,跳过近未来,走向更远的彼岸。中国的科幻未来主义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许多作品中传达着有意义的思想。 “科幻现实主义”和“科幻未来主义”是在中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创作思想。吴岩提到了它们在中国的诞生与发展历程。他强调了科幻现实主义是“处理第三种现实之下,人变成‘神’/后人类的状态及彼岸问题”。 吴岩提到了2014年他在未来事务管理局上的一次发言。他将其总结后形成了文章并收录在《中国科幻文学沉思录》一书中。 除了文字作品,吴岩还提到了展览。去年深港双城建筑双年展《九座城市,万种未来》(吴岩、陈娱,2020)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一本书,这本书在历史上会永远存在;还有一个是展区,邀请了9位艺术家用9种不同的方式展现9种跳跃之后的未来。 在QA阶段,对于主持人提出的“科幻未来主义的具体场景或者具体例子”,吴岩表示,刘慈欣的很多作品具有很强的超越性。比如《三体》的第三部里有大量未来生命的存在与形式,以及整个宇宙的存在与形式。吴老师自己也曾在2001年写过有关两个世界的融合,以及人类在两个世界之间生存困难的问题。这些都是科幻未来主义的具体场景。 乔瓦娜·皮奇诺Giovanna Piccinno 米兰理工大学室内和空间设计专业副教授 BSc室内设计、MSc室内与空间设计首席协调员 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有一个名为“Periscope(潜望镜)”的想法,以期透过它查看未来,通过各种项目进行探索。 现在,我们通过所面临的全球状况以及伦理问题来激发新理念。不管是对于人类还是对于生态状况,我们需要有新的责任和应对的方法。 当前空间设计的概念和场景,不仅仅是概念上的实验,而是会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结果。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认知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去改变甚至彻底地推翻传统的方法,用新的伦理、新的地理概念去对待设计问题。我们用各种资源应对我们的设计,用跨学科的方法去想象复杂的现实。 乔瓦娜·皮奇诺还提到了自然和人为之间的关系。在下面两张图中体现了自然景观缓慢的发展演变以及人造的景观。自然景观具有一定的非理性。人造景观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会带来很多巨大的变革,也会实现一种平衡。有计划的、人为的变化会按照逻辑的原则来进行转变和发展。这种自然的非理性和人为的理性是非常有趣的关注点。 以下图景体现的是人类行为对于自然的影响。自然受工业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我们必须要去重新思考和认识全球面临的紧急状况,要去管控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去应用更多的知识,去回溯到不同的自然环境。在这样的框架中,我们需要用到迁移和全息的方式。这里我们看到的景象是对星球的城市化进行的全息景象。人类迁移并不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而是一种永久性的转移。它不是一个短暂的旅程,而是长期的永久性的变化。我们要去重新定义地球上正在发生的紧急事件,重新定义人类的行为对于自然的影响。 我们的社会总是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创造一系列的项目来实现自给自足,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我们要去关注经济行为、关注人类行为,不同的项目都在试图去了解我们生活的星球,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对于自然平衡有很大影响。比如冰川消融问题,我们的学生重建了场景,认为我们可以重新恢复大自然的平衡,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把问题变成未来创造平衡的机会。 在QA环节,主持人提出了“景观设计者、室内设计者、公民以及各个利益方在未来设计上如何合作以及具体解决方式”的问题。 乔瓦娜·皮奇诺表示,在未来,各学科的学者、科学家、工程师、公民都可以参与到各个复杂问题的解决中。通过各方提出具体需求,我们才能给到对应的支持。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要有非常强大的规划能力才能够去管理协调各个方面。乔瓦娜·皮奇诺认为我们现在就要采取行动,并且要加强分享和交流。 布鲁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 未来学家、记者、科幻作家和文化评论家 布鲁斯·斯特林展示了他即将出版的图书《黑天鹅和机器人艺术家》的封面。这是一个“意大利科幻小说”的项目,也是文化实践,更是科幻的全球化。 科幻作为一种文化题材已经有90年的历史。我们从媒体设计的角度去看,科幻是一种文化上的发明。在70年代科幻电影崛起,在80年代科幻电脑游戏在世界各地出现,突然之间国家之间的边界被打破,这些科幻作品形成了全球的吸引力。 《口袋妖怪》是一个伟大的媒体设计作品,因为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成功的跨媒体作品之一。它是一个游戏,同时它也有电影、书籍、漫画、服装等等。《口袋妖怪》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有输出性质的产品。 中国的科幻实际上还没有像《口袋妖怪》或者是《星球大战》这样的作品。中国的科幻实际上有着非常不同的传统,更多的是为了要适应中国的大众,适应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这样的科幻会有科技、工程、技术的成分,对于年轻人非常有吸引力,而中国的科幻在这些方面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是中国的科幻设计并不是全球性的文化输出。 布鲁斯·斯特林认为,我们现在看到中国的虚幻,作为一种文体,它更有创造性,而且是不同形式的科幻。我们看到在全世界有中国式的创造,有中国设计的未来主义,有中国的文化先锋,这些都是为了一个更新型的、更好的生活方式。 布鲁斯·斯特林想给设计提出一个不同的、更加现代化的问题,那就是国家网络空间。中国有着中国文化特色的网络,它有着国家的监管,还有国家的防火墙。现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包括俄罗斯、英国甚至是美国都接受了中国的这种后网络模式。我们应当有不同的文化输出模式。目前没有人充分思考过这个问题,也没有人真正设计过,没有人在此之上去创建、探索。我们缺少这种对于和平的文化影响力进行良好设计的方法。中国实际上比其他现代化的国家都更有雄心壮志,比如像“一带一路”倡议。但是人们对于“一带一路”更加关注什么?现在的5G技术到底传达了什么?人们可以看到怎样的一种未来主义的呈现? 对于“中国如何做?”,布鲁斯·斯特林指出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课程项目。带领学生分析《星球大战》,指出这个电影是在1978年创造出来的,它现在还有很高的利润。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让他们创造一个现代中国的《星球大战》品牌,适应现代文化和媒体环境,而且要做得更大、更盈利,要在文化上比《星球大战》更有影响,他们会怎么做?他相信我们会从学生提交的作品和反馈中感到震惊,我们会看到他们在努力地思考并富有热情,他们会有各种各样新鲜的想法,会给我们呈现出不断解放的创造力。 在QA环节,主持人提问了“写虚幻小说时Bruce Sterling是如何吸取灵感、如何思考未来设计?”。Bruce Sterling表示,他非常喜欢亲自体验。如果要写实验室里的科学,你必须去访问科学家,走访他们的实验室。另外,在社交媒体上你会去了解你喜欢的那些人,你可以跟他们进行更加密切的交流,可以做一些调查,比如说去看看他们穿什么,他们有哪些消息。 穆斯塔法·柯万Christopher Kirwan 米兰理工大学智慧城市融合创新硕士项目联合策划人 Kirwan Design & Media设计工作室主理人 穆斯塔法·柯万生长在设计师之家。他后来在意大利学习美术和建筑并来到MIT,开始用技术设计未来的项目。 穆斯塔法·柯万向大家展示了“Smart Citie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书。“人、自然和机器之间的融合”是这本书的主题。如果我们看一下地球的演变、人类的演变和数字的演变,这些在以后的50年或100年都会融合在一起。随着成本的降低,超级计算机得以发展,AI可以智能地把事物联系在一起,把技术嵌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使数字和城市、人脑集成在一起,成为一个神经网络,成为一个连接的有机体。 从城市设计角度谈进化过程,人类始终在以物体为中心进行设计,而我们智慧城市的互动、数字化,我们则希望它能够更加人性化,成为以生态为中心的设计。我们又有了一个集体智慧,就是人、技术和自然融合在一起,这不仅仅是以人为本,也不仅是以自然为本,而是超越了所有的这些。城市、技术、社会,我们希望能够看得更广,看到自然环境、物质环境,还有生理特点等等,都是这个融合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新的融合,让大自然、人类、技术能够成为共同的智慧,我们希望建立起来一种新形式的结合,人和人、人和机、机和机、机和大自然、人和大自然,所有的这些新的组合,它们都给我们带来一种新的集体智慧,有些智慧产生了在这种关系之下的次级智慧,我们不断地进行开放的创新,需要新的有活力的经济和可持续的发展。 在用智慧连接的世界,人、物体、技术都成为不同维度上的联合,从微观到宏观,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跨界。将沟通、社会、城市结合在一起,而不是让它们成为孤立的个体。 穆斯塔法·柯万提到了清华大学的Living labs。他表示Living labs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生活实验室,进行不断的演变。我们要去了解各个方面,比如软件、硬件的结合等,将每一个部分都考虑其中。 穆斯塔法·柯万表示,清华大学和米兰理工大学有智慧城市融合创新硕士项目。这个项目会通过更多的实践来进行学习和研究。我们会有来自意大利以及中国的真实案例以及真实项目。我们也会举办研讨会,和社区一道进行实际应用。项目设在米兰和北京,各方专家进行跨国联动,对接东西方的精髓。对于新的城市需要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需要把不同观点、不同维度进行结合。我们希望实现跨学科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推进智慧城市学习项目。 在QA环节,主持人请穆斯塔法·柯万列举一下“机器学习支持设计思维发展”的例子。 穆斯塔法·柯万表示,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将人的智慧进行放大。我们希望在更加开放的体系中进行思考,不希望被某种元素如算法所限制。我们可以进行混合式的设计来适应不同的变化,以便于帮助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发展。Living labs也在利用这种结合进行设计,如工业设计或是城市发展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