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未来 | 张黎:论新兴设计实践的思辨转向在当代新兴设计实践的思辨转向中,设计被重点塑造为修辞与话语(Buchnan 2001;Krippendorff 2006:32 ),在以不确定性为驱动的未来中,结合设计的日常属性与其擅长的可视化方式,传播观念与信仰的同时助力行动的发生。 ——张黎 张黎,博士,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清华大学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培养博士,广东工业大学引进“青年百人”A类人才,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设计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设计伦理研究所所长,兼任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凤凰文库·设计理论研究系列执行主编、设计与时代·设计前沿理论译丛执行主编。已主持纵向科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项目2项,国际设计史基金项目1项,已出版著译15部,发表CSSCI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二十余篇。 不确定驱动的设计未来:论新兴设计实践的思辨转向 人类世的现实叠加技术新自由主义与资本全球主义的双重压力,近年来全球设计学界兴起了一股“以事物为中心”(thing-centered design)、“不止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More-Than Human Centred Design)、“物志学”(thing ethnography)等这类以“去人类中心”为意图、具有“后人类”意义的实践趋势。实际上,理论界已经较早地讨论并预判了这种趋势。新物质主义(new materialism)的思潮首先表现在技术哲学、人类学、文学理论等领域,由于AI与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与渗透,直到近两年其在设计领域的影响力才逐渐体现出来。比如HCI领域已发生的三次知识浪潮(Harrison et al 2007)、美国游戏设计师伊恩·博格斯特(Ian Bogost 2012)提出的“异形现象学”(alien phenomenology)、以及Bardzell 和 Bardzell(2015, 2016)提出的“人文主义交互设计”(humanistic HCI)的研究方法等。 上述实践与理论研究共同指向了一种“思辨转向”,以不确定性为驱动,以设计虚构与思想实验为主要方法去想象多重未来的可能,并提供替代性的选择以启发,并为大众赋能,使其可以重估自身处境、反思人与物以及世界的关系、并谨慎研判新兴技术的社会影响等。本次演讲将首先阐明不确定性美学的民主优势与政治潜能,并以后人类设计(posthuman design)、物导向设计(object-oriented design)、女性主义思辨设计(feminist speculative design)、话语性设计(discursive design)为例,分别论述上述设计实践的差异化特点,以及共性的思辨转向趋势。在当代新兴设计实践的思辨转向中,设计被重点塑造为修辞与话语(Buchnan 2001;Krippendorff 2006:32 ),在以不确定性为驱动的未来中,结合设计的日常属性与其擅长的可视化方式,传播观念与信仰的同时助力行动的发生。 后人类设计:“人并不是唯一的能动者”的这一观点,不论是拉图尔于20世纪80年代确立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及其之后形成的反人类中心主义,还是在后人类主义,亦或是人类世的反思中,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认同。反思人类本位的设计原则,对“以人为中心”设计本体论进行修正,以“非人”为另一种主体去推测后人类(post-human)时代的可能。 物导向设计:以物导向本体论(object-oriented ontology)为哲学基础,以物具有超出关系的实在性作为认识论核心,对处于物联网或被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物及其交互方式进行以物作为异形主体的推测与思辨,从而实现对“人导向设计”的补充,以后人类的态度对人类世进行反思,对现代性逻辑中人本主义进行纠正。物导向设计既是为了对抗人类中心主义的话语霸权,也从以物为主的视角为交互设计提供了更多创新的可能。 女性主义思辨设计:以性别多元主义与关怀伦理作为主旨,在技术、资本、男权的三种支配性力量之下,女性的处境及其问题尤其值得关注。结合女性主义的性别批判立场,思辨设计、思辨虚构(speculative fabulation)、思辨制定(speculative enactment)等实践,借助情境假设、隐喻修辞、反事实、归谬法等思想实验,能有效规避或突破女性在现实语境中的各种限制性条件,有效释放出有利于性别多元化发展的话语空间与实践可能。 话语性设计:在设计的实用主义维度之外,更加关注设计在智识方面的影响力,以物作为发问和开启对话的媒介,以传达观念和信仰并引起反思。在以修辞学、符号学、传播学、人类学等学科共同构建出的知识框架中,以想象力对事实进行虚构化的叙事,话语性设计将对时代与社会的批判性思考嵌入到人工制品及其日常生活的语境当中,并致力于形成某种新的、替代性话语。 本次“设计未来”大会邀请张黎博士继续带领我们开展设计未来的学术思考与实践讨论。 |